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858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2篇
综合类   1918篇
基础理论   288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270篇
社会与环境   326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淀山湖地处上海的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淀山湖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淀山湖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二氯甲烷为主。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AQUATOX模型对淀山湖水体中二氯甲烷进行模拟,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旨在构建基于AQUATOX模型的水环境中有机物浓度模拟方法及风险评价的研究体系。结果显示,淀山湖中的二氯甲烷尚处于安全范围,但是需要加强观测,避免高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2.
Lake water and fish livers and gills of sahar (Tor putitora), spiny eel (Mastacembelus armatus), African magur (Clarias gariepinus), an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rom Lake Phewa, Nepal, were assessed for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metals/elements an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The lake water was neutral with low ionic and metallic concentrations as compared to high-altitude lakes of Nepal. The four elements Cu, Zn, Se, and Cd had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livers, indicating uptake from diet, whereas four other metallic elements Cr, Mn, Ni, and Pb had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gills, indicating uptake from lake water. O. niloticus tended to have most of trace metals in the liver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an the other species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species were found only for Mn, Ni, and Zn in the gills. A pilot study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muscle revealed that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and related compounds were the dominant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having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C. gariepinus and lowest in O. niloticus.  相似文献   
943.
江苏省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综合整治是治理太湖的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太湖湖体水环境质量。本文对一级保护区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城乡布局、调整人口结构等减小生态压力的途径,通过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城镇管网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提标改造、推进中水回用和污泥安全处置、完善城镇及乡村垃圾收运系统、治理内源污染等方法进行综合整治,为全面治理太湖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4.
三峡水库防洪调度运行对洞庭湖区防洪减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为中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之一。2010年的洪水是长江1998年大水后,也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所遇到的首次较大洪水,在5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防洪调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长江中游荆江既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纽带,又是沟通洞庭湖的水流通道。基于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与荆江三口、洞庭湖城陵矶的水文对应关系,以实测水情、灾情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揭示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对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压力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6~8月份三口入湖洪量减少约24261×108 m3,湖口城陵矶洪水位降低082 m;湖区减少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19983×108元,间接经济损失约0638×108元  相似文献   
945.
大型水生植物对骆马湖氮、磷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骆马湖有草区和无草区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草区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高于有草区;有草区表层沉积物总氮含量随时间变化明显,而无草区表层沉积物总氮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很小;有草区与无草区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的时间变化并无明显差异;有草区表层沉积物总氮含量基本上均高于无草区,而有草区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均要低于无草区。骆马湖有草区与无草区采样点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小在58.41~315.07 mg/(kg.h)范围内变化,有草区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普遍低于无草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湖泊中种植大型水生植物确实可以减少水体污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6.
为全面提升江苏省水环境的监控预警能力,我省在太湖流域相关市县建立了覆盖省市交界断面、出入湖口门、饮用水源地的全方位自动监控网络,为相关自动监控系统的技术框架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弥补了现行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为太湖流域的监控预警、生态补偿、流域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47.
采用改性当地土壤湖泊综合修复技术从2008年夏季到2010年夏季连续在太湖十八湾围隔内实施夏季应急除藻工程和春季底泥调控工程,通过连续监测浮游植物的群落变动发现:在2009年,春季和夏季工程后浮游植物门类虽在短时间内减少,但是一个月内均又恢复,而且春季工程在短时间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的种类和比例的增加,又可提高硅藻和绿藻的种类和比例,这对于春季沉水植被的恢复和抑制蓝藻的复苏都有积极意义;从长时间周年变化来看,春季和夏季工程在围隔内连续实施2年,蓝藻水华暴发周期和暴发规模均呈逐渐缩短趋势。这对于进一步开展蓝藻复苏和蓝藻水华暴发的机理研究和控制技术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8.
作为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类的霍甫水丝蚓在长江中下游湖泊分布广泛,在湖泊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了解霍甫水丝蚓在大型浅水湖泊中的种群动态规律、生活史和周年生产量等的状况,于2005年1~12月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周年的研究,以期为了解太湖这一优势种类的生产力状况及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2005年太湖霍甫水丝蚓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 274ind./m~2(0~13 800ind./m~2)和4.70g/m2(0~29.15g/m~2),一般均在冬季达到高峰,空间分布上霍甫水丝蚓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太湖北部梅梁湾和竺山湾及西部河口湖区分布较高,而在其它区域的现存量均较低。根据体长频数分布的周年变化特征,推测太湖霍甫水丝蚓约为一年三代,繁殖可能发生在3、7和11月份期间。2005年太湖霍甫水丝蚓年生产量为480.21g·m~(-2)·yr-1,P/B为14.17,与同类研究报道相比属于较高水平。分析表明太湖霍甫水丝蚓的高世代数导致其高P/B系数,而高周年生产量与其所处的营养水平相对较高有关,这对于太湖渔产潜力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49.
城镇化是人类改变地表最深刻、最剧烈的过程之一,针对平原区城镇化引起的洪涝加剧问题,以浙东沿海奉化江流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形图资料获取1990~2010年间下垫面特征信息,从土地利用类型、河网水系和地面高程3个方面,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平原河网地区下垫面特征变化及其对区域洪涝调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区城镇化对下垫面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城镇不透水面的增加,径流系数的增大,同时城镇扩张过程中农田和水系转化为城镇用地,而后者具有相对较高的防洪标准,使得新建城区地面高程明显增大,河网调蓄能力亦呈不断减少趋势。洪涝模拟显示以上下垫面变化导致区域可调蓄洪涝的空间逐渐减少,洪涝风险程度加大,并呈现向相对低洼地带转移的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950.
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日趋严重,调水工程已不仅用以解决城市资源型缺水,也成为一些地区缓解水质型缺水问题的途径,但是这些耗资巨大的调水工程往往对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可能带来的环境成本不容忽视。以千岛湖配水工程为例,通过在调水地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基于意愿调查法(CVM)分析了建德市人民对千岛湖配水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支付意愿,并以此估算该工程的环境成本。结果表明,调水地居民对恢复和改善可能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平均支付意愿约为每人每年377.6~542.1元,按照年配水量9.78亿 m3可以计算每吨水的环境成本约为0.15~0.21元。由此估算,工程期内千岛湖配水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成本总计约为5.80~8.28亿元,高于2014年公布的《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下文简称《报告书》)中对该工程的环境经济影响评价3.70亿元。千岛湖配水工程的环境成本不容忽视,必须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监管;同时受水地也应积极加强污染治理和节约用水,共同解决城市水质型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